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消费者视野 > 正文

有色食品坠入怪圈无人担保放心吃

2012/5/1 16:39

什么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公共卫生专家潘捷云直言不讳,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缺乏诚信体系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企业制售伪劣产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而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逐更多利润,不惜添加不安全的物质或超量加入添加剂,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同时,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目前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企业只是罚款,非到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身体损害,才追加其它惩罚,而且我国法律还规定对同一行为只能罚款一次。”潘捷云认为,高利润低罚款,是众多商家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

“从业者遵守法律意识低下是很大的问题。”广州市公共卫生专家、食安调研组成员何磅礴表示,一些资质不过关的企业和生产工人,即使制造出问题食品,自己都不知道。他举例说,前几年,有企业用甲醇替代乙醇生产假酒,有生产工人还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懵然不知,认为“甲”比“乙”要高一等级,由甲醇兑出来的酒,品质更高。

此外,有专家认为,人们认知的变化也是食品安全问题喷井式出现的主推因素。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晓芬举例,以前大家觉得喝可乐没有问题,但随着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广,知道可乐成分或会导致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等等问题。何磅礴也赞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一知半解,“一竹竿打死一船人”的做法,也有夸大食品安全问题之嫌。

法律健全奈何执行不到位

其实,问题企业也不是“无王管”,国家规管食品安全的法律条例已较为完善。

“食品安全法律在国家层面还是比较健全的,奈何执行不到位”,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晓芬表示,国家法律不能“落地”,是食品安全问题在各城市“有法难依”的重要原因,“直辖市、省、市都还没有相应的‘办法’、条规与国家法律呼应,而且,由谁去执法、监管还处于模糊、混乱的状态,更莫论进行常态性执法了。”

一方面是“不知该谁管”,一方面是“政府极力掩护”。何磅礴认为,地方政府不作为,怕曝光问题企业,很大原因是害怕损害政府税收利益。“GDP是评价政府业绩的重要指标,若某大企业出了食品安全事故,甚至因此倒闭,政府就失去了一个大税源,影响地方GDP评级。”

媒体曝光

食品安全

能走多远

近期,媒体屡屡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司马春秋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也处理了不少事件,只是媒体公布更吸引眼球罢了。

此外,职能部门还面临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广州市消委会投诉部主任王月称,现时,广州市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约有10万家,而工商、质检等相关职能部门连行政人员在内,总共1千多人。每个执法者走100家企业都走不完,而且,因为侧重点不同,每个部门还可能要重复检查同一企业。

江晓芬表示,广州市消委会自2010年至今,接到食品食物方面的投诉、申诉、举报、咨询等共9700多宗,2010年为消费者挽回将近上亿元的经济损失。然而,还是很多市民抱怨,消委会电话“打不通”、“无人接”,“12315每天开通20-30条线,但整个市消委会一共才10个人”。而且,由于检测部门没有对市民开放,检测费用高等取证困难的原因,也让消费者不得不从正常的维权途径转向媒体报料。

王月表示,仅依靠媒体曝光、电话投诉,然后处罚问题企业,这不是一条能一直走下去的正路。“应该重在管理,除了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外,诚信体系的建设很重要。商家经营食品生产企业,首先应按国家标准操作,不符合标准就是违法。违法成本也不仅是一点点处罚金,而是在银行联网中留案底,以后该商家的贷款都会受到制约。而且,取消牌照后,企业法人再次申请同类牌照也将受到限制。”王月认为,有了完善的诚信体系,无良商家要考虑的就不单纯是“政府部门制约”了,而是考虑到以后在行业中能否立足的问题,这样商家才能珍惜“仅此一次”的机会。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