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4 15:09
授权原创博客:坨坨妈
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美食天下
在中国,根据地域饮食习惯的不同,煮粥的口味和喜好也各不相同。
在北部及西部,多以杂粮或面粉类煮粥,粥中不再伴以其它作料;在中部,多以白粥为主,偶见加入绿豆、红豆、红薯等同煮,少数人会加少量糖调味,但大多以清淡为主;在江浙,喜欢加入糖桂花、梅子、水果、果脯等物同煮,吃时会加比较多的糖,口感甜腻;而在两广及福建沿海,粥被更多的赋予菜或者药的功能,鸡鸭鱼肉、虾蟹参贝、中药花草,无一不可拿来煮粥,粥的药膳养生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真正将粥的文化发展到一定境界,两广人功不可没!
皮蛋瘦肉粥
原料:
粳米100克、皮蛋2个、瘦肉80克、盐一勺、生粉10克、生抽一勺、鸡精白胡椒粉少许、清水1000克、小葱适量。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后,以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
2、将泡米的水倒去,重新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每隔两分钟用木铲搅动一次,煮成浓稠的白粥;
3、皮蛋剥壳切成小丁、瘦肉切成末加丁点儿盐、生粉和生抽拌匀;
4、转大火,将皮蛋、肉末下入沸腾的白粥中,加盐,搅拌至肉色断生时,关火,加入少量鸡精和白胡椒粉调味即可。
盛入碗中,撒上葱花,一碗香浓美味的皮蛋瘦肉粥就做好啦!
此粥中的瘦肉也可用咸肉或火腿代替,相应的在煮制时就不要加盐,小葱也可用青菜代替,这个就随个人喜好了。
粥这种食品,在中国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自打有文字记载以来,粥的身影始终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文献记载中,伴随着时间的流趟,慢慢的走过历史的长河。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对于寻常百姓家,贫困时,粥是裹腹充饥之物;康乐时,粥是清肠养生之本;疾病中,是养胃益气之道。
现如今,粥越来越以一种,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
所以,纯粹的白粥做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以糙米、二米、三米配以南瓜、薯类、豆类、杂麦类等粗粮杂粮所煮就,以起到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消化的作用。
原文地址:https://home.meishichina.com/space-182572-do-blog-id-19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