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食品安全威胁论下的美国中餐业

2012/5/1 16:41

依赖主流客源的餐馆受到伤害最大

华盛顿知名中餐馆“海珍楼”的老板沈实和沈郭逸媛夫妇8月10日表示,自从所谓“中国问题产品”在美国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后,许多美国顾客下意识地把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与中餐馆联系起来,有些人询问他们餐馆的食品是不是从中国进口的,有的人连问都不问就干脆不来了。

今年美国主流媒体对中餐业的负面报道接连不断,加上近期“中国问题产品”风波,使美国中餐业界生意与往年相比大幅下滑,而美国目前有5万多家中餐馆,至少有数十万华人以餐馆谋生。

全美中餐协会执行会长龚权伟也表示,负面报道对一些面向美国主流及非亚裔消费者的中餐馆伤害更大。美国东部的一些中餐馆业者反映,生意与往年相比下滑大约二到三成。像“海珍楼”之类的中餐馆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由于华人市场已接近饱和,因此非华人消费者的数量将直接影响整个中餐业的表现。

相关人士表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餐一向带有偏见,今年以来抹黑中餐的负面报道不断,今年年初一家主流电视台无中生有地报道纽约中餐馆“鼠肉”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当时曾引发中餐业及华人社区强烈反弹。而近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炒作使某些依赖主流客源的中餐馆的状况雪上加霜。

供应食品的安全:没有什么值得怀疑

洛杉矶东郊的圣盖博地区是美国华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几乎汇集了代表中国所有地区菜系的各类中餐馆。在山谷大道一个广场内的“上岛海鲜”中餐馆,庞大的餐厅内已经坐满了用餐者,后来者只能在门口等待,客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华人面孔。

餐馆老板、洛杉矶凯悦饮食集团董事长欧阳韬表示,餐馆的生意没有因为媒体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报道受到影响,他也没有听说周围的中餐馆有受到影响的消息。

他说,目前美国中餐馆的主要原料都是当地生产的,以他的餐馆为例,在当地采购的比例几乎达到99%,仅有少数美国无法生产的特色调味料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且当地的卫生安全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派人来餐厅进行检查,顾客没有理由对餐厅供应食品的安全产生疑问。

龚权伟也表示,实际上,中餐馆所用的食品原料80%到90%是美国本土生产的,近来美口岸对中国食品严加检查,以前10个进口货柜只抽查3个,现在是每个货柜都要检查。

和服务美国主流消费者的中餐馆所面对的“寒流”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在相当长的阶段内,华人消费群体仍将是中餐业真正可以依赖的可靠客源,同时中餐业在如何向主流消费市场进行形象推广、争取非华人客源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流媒体的报道或可抵消一些偏见

沈郭逸媛表示,片面报道使许多中餐业者难以承受,但因为语言问题,许多人不知如何与主流社会沟通。沈实认为,对于目前这样一边倒的舆论环境,中餐行业实在无能为力,他呼吁媒体在报道时保持客观公正,不要偏执一词。

《华盛顿邮报》日前在美食版专题的大幅报道,以广受欢迎的“鱼则鱼”为专题,采访对象包括以海鲜闻名的“海珍楼”,是抨击声中为数不多的正面评价声音。这为中餐业的发展带来一丝亮色,也给中餐业者增添了一些信心。

喜欢吃鱼的民众,不难发现这几年来“鱼则鱼”不仅餐厅爱用,一般超市里也皆可买得到。作为报道中提到的“海珍楼”的老板,沈实表示,美国这一波抨击中国进口食品的浪潮,尤其进口食品的负面报道,普遍影响中餐馆的生意。以“海珍楼”来说,生意下滑至少两成,让中餐业者有苦说不出。

在经营餐馆业前,沈实曾从事养殖业,因而对各种食鱼的特性了如指掌。他分析,“鱼则鱼”能够“爆红”并非偶然,以活虾及石斑鱼为例,在运送的过程中,若非极度小心,往往货到就已大量折损,对他们这种以“活鱼”为招牌的餐厅来说,往往损失不小。但“鱼则鱼”不同,不管怎么撞,甚至掉到地上,摆回缸里还是生龙活虎。

质量有保证了,顾客也就回来了。

沈实表示,他很高兴能够借机提醒主流食客,正确地认识中餐馆。如果主流媒体能多一些这样的报道,至少能抵消一些偏见。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