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31
近期,“荷兰开展对益生菌饮品致死”事件的调查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人们对益生菌饮品的保健功能、安全性产生担忧。对此,有关专家解释,国家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益生菌是安全的。不过,有关专家也指出,目前我国益生菌饮品市场比较混乱,部分商家夸大益生菌饮品的保健功能,宣称其医治百病;同时,部分商家混淆活性和非活性乳酸菌产品,而活性乳酸菌才有调理肠道保健功能。
部分益生菌饮品宣传夸大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饮品和酸奶都宣称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益生菌”,双歧因子、LGG、LABS、B-Longum菌、e+菌、AB益生菌、AB100……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益生菌种类以及陌生的名字,令消费者不知所措。部分商家对益生菌饮品的功能宣传也是神乎其神,说益生菌可排毒、预防龋齿、美容、通肠、防癌、减肥以及取代抗生素、补钙、补微量元素、抑制机体衰老等。
其实,益生菌的保健功能只是调理肠道,是“肠道的清洁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科学学院的副教授范志红说,广告中所宣传的各种益生菌确实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比如,可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对肠道内的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有帮助预防乳糖不耐症等作用。
对于某些广告中称添加益生菌的酸奶能够“排出毒素”、“预防龋齿”,武警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庆春则表示,一般的酸奶,主要功效还是在改善肠胃功能等方面,至于“排毒”和“预防龋齿”,则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尤其是“预防龋齿”,基本和酸奶没有太多的关联。
活性菌才起保健作用
中国乳品行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指出,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其起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在“活”性菌。但是,这些“活”性菌在人体喝了之后,有多少量的菌能存活到进入大肠并定居下来?它的“活”是在什么温度、时间段里能保存下来,就很有考究。
据介绍,含有益生菌的饮品被人体喝下后,它需经过胃液才能到达大肠,而胃液是一个高酸环境,部分益生菌缺乏耐酸性,难以抵抗胃液的强酸作用,根本无法到达肠道发生作用。那么,怎样保证更多的活性菌能“活”着到达大肠呢?这除了要菌种质量外,菌量也是很需要的。因此,根据国际标准,要求活性菌乳酸饮料在成品时,需内含1×107,目前我国的标准是稍低的,只要求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