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消费者视野 > 正文

限塑的成本该由谁来承担

2012/5/1 16:32

天是“限塑令”实施的首日,全国各地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在为适应“无塑时代”而改变。商家们除推出各色环保购物袋和印制新的有偿塑料袋外,也有采用废纸箱为顾客包装商品;而对于消费者,除要适应自备或付费购买购物袋外,恐怕还要为自己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而发愁。

作为“白色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塑料袋的限制使用已成了共识。特别是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限塑令”刚一出台,就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来自中国塑料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这些塑料袋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生产1吨塑料就需要2吨石油来提炼。

限塑大势所趋,然而人们在支持之后却又心生疑虑:塑料袋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为什么超市里卖的塑料袋价格竟然相差近20倍?因而,我们有理由担心这项公共政策会不会演绎成割消费者的肉而肥商家。毕竟一个超市一年单卖塑料袋就可进账数千万元,这样可观的利润难保商家不会利用这个机会,来为自己谋利。而倘若如此,其背后就涉及到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共政策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

应当说,“限塑令”的出台,其初衷就是通过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让公众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养成使用环保购物袋或者其他自制手袋的习惯,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按道理,既然环境是大家的,那么“限塑令”的成本就该由公众来承担,因而付费使用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商家没有义务和以前一样,再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

但是现在看来,有商家不但没有积极配合“限塑令”,反而利用此公共政策为自己谋利。这种责任的不均衡很有可能会消解消费者的积极性,并延长“限塑”的过渡期。当然,我们可以寄望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得商家最终将塑料袋的价格降下来,但这终究是基于市场的理想主义。

一项好的公共政策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就不能给守法者增加新的负担。同理,“限塑令”要想顺利实施,也不能给消费者增加过多的额外负担。塑料袋价格由商家自主决定,行为本身没有错,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来决定其价格的合理性。可是针对商家的借机谋利,有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另外还必须提防商家以其他促销的名义,制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塑料袋。因为缺乏一个环保塑料袋的标准,所谓的塑料袋替代品完全有可能产生新的污染。所有这些,都会对“限塑令”的执行力打折。

当然,对于农村,对于餐饮店,对于士多,这些地方塑料袋的使用就必须靠政府部门的监督。否则,“盲区”过多,必然会影响“限塑”的推广。

政府部门、商家、消费者,各司其职,各自承担属于自己的“限塑”成本。责任均衡了,这样的“限塑令”才能得到支持和拥护,重拾“菜篮子”买菜的时代就有可能会再现。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