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日本在海外屯田备战粮食危机

2012/5/1 16:42

前,全球粮价居高不下,不少国家都发生了粮食危机。在此背景下,一向对粮食问题非常敏感的日本也不落人后,开始了海外屯田。其实,日本的海外屯田历史很长,其背后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值得中国借鉴。

日本在海外种粮食

日本在美洲的土地开发很早就为人所关注,日本移民最早的目的地就是拉丁美洲,至今在巴西、秘鲁等地还有许多日本移民后代。19世纪末,为了解决日本农业贫民的出路问题,日本当局与墨西哥政府签订协议,让日本老百姓移民墨西哥从事农业生产,这是早期的日本“农业殖民”。1899年,一家日本公司向秘鲁派出了农场工人。1908年,日本人在巴西展开了类似活动。之后,日本东棉株式会社和巴西殖民合作组织合作,在亚马逊河谷和圣保罗建起了农业聚居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又将目光投向了哥伦比亚和巴拉圭。

20世纪30年代,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又大规模向东北移民,占据中国人的土地。他们在这里生产粮食,既为侵华日军提供军粮,又向日本本土提供粮食这一重要战略物资。此后,日本又在东南亚建了农场。日本在世界各地拥有120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

据《日本农业新闻》最近报道,三井物产日前在巴西投资了100亿日元,种植玉米和棉花,以满足日本市场的旺盛需求。除了巴西外,日本现在与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印尼、新西兰、美国等地的农场都签订了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协议。之所以大张旗鼓地搞“农业殖民”,就是为了向日本市场稳定提供农产品。

与当地农户签约种粮

日本的“海外屯田”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当地人联营。日本几乎没有完全独资的农场,大部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与当地人联合经营。外国提供土地,日本农民或者企业提供资本和技术。在投资比例上,外国政府以提供土地等方式出资51%,日本以提供农业机械、基础设施的方式出资49%。

二是日本不直接在海外农场种植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大的作物,而是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购买合同的方式来确保供应。由于直接经营农场收益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日本全国农协联合会和综合商社为中心,在当地购买谷物然后直接出口到日本。这种方式其实与日本确保海外石油供应的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日本大石油公司就是与中东产油大国签订共同开发协议,获得油田的部分股权,掌握上流油源,保障日本国内的能源供应。可以说,无论是在石油、金属还是在粮食这些重要战略物资上,日本采取的手法都是相似的。

日本粮食自给率低

近期,日本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一个数字是39%,这是现在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按照日本官方的统计,日本60%多的粮食依靠海外市场供应,18.3%来自中国,22.2%依靠美国。日本一些人还危言耸听地宣称,如果中国停止向日本出口农产品,会让日本人的饭桌来个天翻地覆。

如果光从粮食自给率着眼,似乎日本真有陷入粮荒的可能。但是粮食的种类有很多种,对日本来说,这个39%的自给率低水平,更多的是日本自己的政策失误所致。日本人对本国生产的大米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日本农民也主要种植大米。战后日本自民党政府为了博取农民的选票,对日本的大米生产采取了“溺爱”的政策,高价收购,用财政进行补贴,然后再卖出。这样的话,农民只要生产出售大米就可以获得不少收入,当然他们也会用选票来报答自民党政府。

因此,长期以来,日本的大米生产供过于求,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则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况。日本的小麦、大豆和家畜饲料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很高。据日本媒体透露,包括民间库存在内,日本的谷物储备只能满足全国1到2个月的需求。目前,日本自给率最多只有13%的小麦储备量,约相当于2到3个月的需求。自给率为25%的大豆储备约为1个月,其中政府储备仅占半个月。全部依靠进口的饲料用谷物储备为2个月,政府储备占1个月。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