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17:40
天气越来越冷,弥漫着深秋的味道。尽管秋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但是对于怕冷一族来说,这也意味着一年最难熬的时段来临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你妈没逼你,就穿上了秋裤”,朋友圈里的冷笑话已经在“扩散”要穿秋裤的信息了。但是真的一定要穿得暖才能御寒吗?吃得暖同样可以做到。
“食物热效应”让你自带“暖宝宝”
人的耐热、抗冷能力和食物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成分主要就是四大类: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四类食物成分中,除了水,其他三类都含有能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热量”或“卡路里”。这三类食物成分经过身体的氧化分解,最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被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维持大脑运转,为肌肉运动供能,用于消化吸收以及维持体温。我们的身体相当于一个37摄氏度的“恒温箱”,耗能量相当惊人。饥饿的时候,身体的产热能力就会下降,容易怕冷。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冬天吃饭前有点冷,一吃晚饭就会觉得暖和许多。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种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人就会感觉身上发热,即所谓的“食物热效应”,这种效应一般被认为和蛋白质类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能耗有关。
同样是吃饭,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却不一样。产热最高的当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淀粉类、蔬菜类效果就会差很多。寒冷季节人们偏爱的火锅,吃一盘涮羊肉身体会发热很久,吃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营养专家解释,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高达30%,也就是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散发出来,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仅为5%-6%。畜禽肉和鱼肉中蛋白质含量是15%-20%,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是13%,白菜、番茄、冬瓜等蔬菜则仅为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