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03
贝果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烘烤之前先用沸水将成形的面团略煮过。经过这道步骤之后贝果就产生一种特殊的韧性和风味。刚出炉的贝果非常好吃,外皮脆脆的内里又很有嚼劲,一口气我就吃了两个贝果。
原料:
高筋面粉250克、酵母3/4小勺、糖8克、盐1小勺、水140克、黄油5克(此分量可做5个贝果)。
糖水:
清水1000克、白砂糖50克、小苏打少许。
做法:
1、把面粉和酵母、糖、盐、水混合,将面团揉至扩展阶段;
2、此时加入黄油,将面团连揉带摔至面团表面光滑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将面团分割成80克/个,松弛2分钟;
4、将分割好的面团擀成椭圆形;
5、将椭圆形面饼横放,三折(如图4),每一折都用手掌压出面皮缝隙的空气;
6、将边缘处捏紧,用手掌心均匀的搓成25公分左右长的细面棍儿;
7、用擀面杖把面棍儿的一段压平,涂上一些清水利于后期粘合;
8、把面棍儿的另一端平放在涂有清水的一端,用手将连接处捏紧;
9、把做好的贝果放在油布上盖笼布发酵20分钟;
10、趁贝果最后发酵的时候,把白砂糖和小苏打放入清水中煮开;
11、把发酵好的贝果表面朝下放入煮开的糖水中,一面煮制20秒后翻面接着煮制20秒;
12、把煮制好的贝果用滤网捞出稍稍控干,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中层烤制25分钟。
没做贝果之前单是看外表,一直以为贝果和甜甜圈不是亲兄妹最起码也得是堂兄妹的近亲关系,哪成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素不相识,看来以后看问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相所迷惑O(∩_∩)O~,想到这儿我本着追本溯源的精神立马去调查了一下它滴来历,原来贝果是一种很古老且大有来头的一款面包呢,今天特意贴出来让曾经和我一样“迷惘”的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贝果公元1683年,一位奥地利维也纳的烘焙师为了表达对波兰皇从土耳其的入侵中解救奥地利的敬意,特别用酵母发酵的面团做成了最早的贝果圆圈饼。之所以做成这种形状是因为波兰皇的骑术非常好,所以奥地利的烘焙师就把贝果做成像马蹬的外形,而奥地利文的马蹬就是Beugel,意为圆满之意。之后贝果就在东欧广受欢迎,东欧的犹太人称为 Buger,在后来的三世纪里,虽然贝果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原料和做法都保留传统没有改变。
到了公元1880年,许多东欧的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的屠杀来到美国,也把他们喜爱的贝果带来。犹太人的保守一向是世界闻名,他们为了能保持贝果的传统与配方,于是以纽约为根据地成立一个贝果的师傅公会,并严格管制制作与贩卖,类似现在的专卖制度。只有公会师傅才能制作贩卖,而且此权力采世袭制只许传授给儿子。这也使贝果面包蒙上神秘的色彩!公元1960年初烘焙工业逐渐成熟,机器可取代大量人工,公会垄断也被打破,于是这个发迹于纽约的犹太圈饼开始传遍全美各地。之后,80年代由于健康饮食的观念已成未来主流,于是贝果的低脂、低胆固醇、低发酵受到营养学家的青睐,在纽约的街头更是处处可见,风行至极,也成为全美各地许多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